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孰不知再好的盾也有矛可以刺破一樣,世界上很多nb的軟體用了好多nb的防破解技術,結果還是被強大的駭客一一攻破,那對於我們這樣的小程式員或小公司來說,既然nb的技術沒有用,我們也沒有那nb的防破解技術,何不如化有形為無形,不去用技術問題解決軟體的防破解。 個人總結:軟體防破解其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社交工程學問題。 現在就給大家幾條在開發軟體的過程中幾招百試不爽的軟體防破解技巧,這些非技術的技巧實現起來很容易,但是防破解的效果是大大的。以我的軟體為例(http://www.boneb.c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今天第一次上機操作軟體測試,雖然以前有接觸過軟體測試,但總感覺很簡單,而且覺得如果做出一個網站後,測試的能用就可以了,但今天的上機課讓我深深感受到軟體測試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老師也有提到有時做軟體測試的時間比開發一個軟體更為困難,下的功夫更為大,今天老師給我們一個課程系統讓我們找Bug,我很失望同時也很失落,自己想的太容易了,希望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能夠認真正確的看待事物!加油!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我們用許多模型來設計、開發、部署和管理技術解決方案。其中一些模型包括商業案例(business cases)、用例(use case)圖解、實體關聯模型、物件模型、代碼、測試套件、開發計劃、邏輯 DataCenter模型和異常管理計劃。軟體生命週期方法已經努力發展成可以自動化的從“上遊”模型產生“下遊”模型,甚至可以在不同的模型間保持同步。 本文簡要描述了建模空間,概覽了當前的發展,這些都可以在整個技術生命週期中提高模型的使用效率。 點擊此處閱讀全文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以下軟體、組件、庫代碼均轉載www.codeproject.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用於商業用途.1、FileHelpers Library 一種針對格式化文本自動解析架構,dll格式,用于格式化文本和源碼動態編輯,格式化文本與M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使用Tangram構造你自己的軟體開發平台(二)孫 輝相關文章:使用Tangram構造你自己的軟體開發平台(一)建立第一個MFC CView組件庫 Tangram MFC CView組件庫是一個COM組件庫,其中含有一組MFC CView類對象。首先,在VS 2003IDE建立一個Tangram MFC 組件庫,為此,在VS 2003IDE的Wizard管理器中選擇Tangram Component(Tangram2 Componen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2005年終於過去了。回想起來,也還算頗有收穫。生活在一個狹窄空間裡的我,伴隨2005年的逝去,也開始突破一個“圈子”,開始思考WWW,當重新看待Internet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落後許多了,因此,開始謀劃,Web 2.0的時代,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專業的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軟體開發人員的經驗之談 下面這些文字不是我的原創,是我偶爾在網上發現的,我真的很幸運能看到這些,我真心的希望您能從這篇文章中得到啟發。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環境:[orangle@localhost Downloads]$ uname -m&&uname -rx86_642.6.32-220.el6.x86_64[orangle@localhost Downloads]$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6.2 (Final)**********************************************************************************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共用軟體產業化 作者/ 蔣濤 導語 在互連網時代,共用軟體無處不在,下載用的Netants, 聽歌曲的Winamp, 收郵件的Foxmail, 中國湧現了成千上萬的共用軟體產品,可是人們對於共用軟體還存在著很多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共用軟體和自由軟體決不意味免費和沒有著作權的軟體,共用軟體和自由軟體的實質就是商業軟體,只有走向商業化,產業化的共用軟體才能走向成功的發展之路。 共用軟體的曆史 共用軟體並不是互連網的產物,早在1982年,有兩個軟體開發人員Andrew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由於軟體開發,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過程,是一系列連續的活動過程,一環扣一環,包括需求分析,設計,實現,測試,移交,及升級維護,最終淘汰的過程。 我們知道在軟體項目實施過程中,盡量的去重要一些基本庫或是一些構件,因為原來的庫的功能在不斷的迭加,bug在不斷的減少,穩定性有保障,同時開始的時間和進度也有保證,不用花更多的時間進行一輪新的設計、實現、測試等。 那麼這就要求我能對新項目和原來的庫功能進行詳盡需求分析,挖掘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需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轉自文章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隨著企業發展速度的加快,以往的固定的軟體系統將不能滿足企業發展中功能模組的變化。以往的軟體系統對於企業中應用模組的增加及變更一般採取的辦法都是沒完沒了的打補丁,往往為一個企業設計好一個應用軟體平台後,由於企業發展商務程序的變化,或者增設業務,軟體開發商按照合約規定總需要為公司專屬應用程式軟體提供升級服務,而且這總服務通常是無休止的,這就需要軟體開發人員總是要對自己做過的軟體進行改進操作,但是,目前IT行業的從業人員又往往是流動性比較大的,許多服務都是重複設計,浪費人力資源。而如何開發出一種類似人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測試退出SQL"服務管理員"後仍然能檢測到當前機器上已安裝SQL SERVER軟體//添加windows服務所需引用空間System.Service.Process.dllusing System.ServiceProcess;//按鈕事件: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這個事情最早是我們團隊的馬博士提出來的,大意是希望團隊中軟體方向的學生能有一個交流的機會,相互學習,相互帶動。後來陳博士表示支援,這個事情就開始準備,我本人也希望團隊中的成員能營造起這樣一種學術的氛圍,前面也努力過,有些教訓和想法,貼出來,大家多提意見。其實學生報告的方式我也嘗試過,應該是陳博士在教育部學位中心的那段時間,當時帶著軟體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導師制的學生一起做過這種嘗試,當時是每個學生報一個題目,每周一次,報告完大家討論,我感覺效果不好,學生基本上是念ppt,後來也稍微改進了一下,每個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為什麼你的軟體需要IDE特徵? IDE,就是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的縮寫,一般而言,只有軟體開發工具或設計工具才具備IDE特徵,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之一也許是因為開發IDE特徵的技術工作比較繁雜。現代應用軟體由於軟體操作人員的駕馭能力越來越強、可用資源越來越豐富而逐漸開始體現出“整合”的特點,例如,M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ISA板使用一個連接埠寄存器串連了LTC1448,使用軟體類比SPI時序寫入資料 #include <conio.h>void SoftwareSimSPIWrite(const ULONGLONG uLLdata, //資料 const char bitsWidth, //資料寬度 bool bLeftAlign, //靠左對齊? bool bMSBFirst //高位先發?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關於開發系統後門軟體的幾點思路作者:Delphiscn(cnBlaster#sohu.com)http://blog.csdn.net/Delphiscn注釋:這隻是一篇臨時的閱讀筆記目錄1、前言2、系統載入3、檔案關聯4、攻擊控制5、檔案隱匿6、附言前言現在的系統後門軟體數不勝數,但大都有一個通病,就是系統載入方面很容易被精明的老鳥們察覺。而且遇上類似“天網”或是“金山網鏢”的網路防火牆基本上就沒戲了。前些天在網上看到了一篇名叫《Do all in cmd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明智軟體開發——Ivar Jacobson博士上海英雄會演講的主要思想 作者:孟岩 9月5日在上海舉辦的CSDN英雄會上,Ivar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Tangram與軟體的組合構造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蓋茨訪華,雖然已經是第十次,但還是一件挺吸引眼球的事情。而就在今天,當微軟遭遇開源抗議,事情就變得更吸引眼球了。 中午從看到這條訊息,第一反應是又是哪位開源鬥士開始發奮圖強了,不會是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