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花時間寫點東西,以前一直看大家的。最近接觸到了短訊息的編程, 相信有不少兄弟已經實現了,我僅僅寫一下自己的心得。首先查了csdn上的文章,其中有不少的廣告,沒相信他們:)看了大家推薦的天極上面那個蠶蛹寫的經典程式,收穫頗大以那個程式為核心,開始嘗試。中間得到了egpscar的熱情回複,特此感謝。蠶蛹那個是不能不看的入門教程啊,一定要看http://soft.yesky.com/SoftChannel/72342380468109312/20040523/1800310.shtml還有
今天無意中從ddj網站看到一篇文章,世界頂級的軟體工程和管理類雜誌《Software Development》停刊,合并到Dr. Dobb's Journal 中。Dr.Dobb's Journal 將變成一本涵蓋軟體工程管理,軟體架構,軟體設計方面的技術雜誌.新聞原文:
為什麼不能使用盜版軟體?這個問題也許真的很傻。我一直在想但也從沒有想明白。幾十美元的軟體,只要幾元人民幣就可以使用,有什麼不好?時下正值第10屆軟博會召開,原以為逢“10”會有不一樣的精彩,但看看網上的報道也多是千篇一律。國內不溫不火的軟體環境好像還是老樣子,最近出台的中國軟體企業100強排名,除了莫名其妙的加入些外資企業,還是那些“硬的出奇”的軟體企業排在前面。突然感覺是不是盜版惹的禍?盜版害人啊,由於盜版問題,外資對進入國內市場始終持謹慎態度。他們擔心,自己的一份拷貝進入中國,不久就會遍地開
本次視頻的視頻連結:http://live.csdn.net/Issue24/LivePlay.aspx "微軟收購Zend"假新聞看開源需要新心態近日,看到CSDN一條IT傳聞,“微軟1.13億美元收購zend,PHP可能改名MSSE
最近流氓軟體開始被大家所認識,打擊流氓軟體的行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網友開始紛紛抵制進行了捆綁的軟體。作為我,一名經常和不同軟體作者打交道的網友,在思考,國產軟體作者除了捆綁還能做什嗎?別的先不說,先說說做軟體的收益方式及其可行度:1、捐贈:引用某人語:靠捐贈這種方式,基本沒戲。一有新軟體就到處找破解,這種心態在中國紮根了,10年內還真改變不了。 2、廣告:廣告也沒戲,都是靠點擊的,但在中國有哪幾個人會去點的? 除非是很牛的軟體,每月談定固定價格,否則不太現實。3、共用:需要購買才能使用全部的功
一段代碼引發的殺毒軟體血戰這段由歐洲防病毒協會提供的代碼絕對值得大家一試:看看你殺毒軟體的能力吧!測試方法:1.滑鼠右鍵點擊案頭空白處,建立一個“文字文件”。(什麼,還不會建?我倒)2.將下面這段測試代碼複製到“文本”裡,儲存,然後可以直接右鍵點擊這個文本,用殺毒軟體掃描,也可以等一會,如果你的殺毒軟體還行,會自動報毒並將該文本刪除,那就可以初步放心了。X5O!P%@AP[4/PZX54(P^)7CC)7}$EICAR-STANDARD-ANTIVIRUS-TEST-FILE!$H+H*測試原理
使用了一個名為Ringtones的軟體,作用是把音樂轉為iPhone可用的鈴聲,剛開始用,很高興,但有天,彈了一個介面,告訴我不能用了,我英文比較爛,不過也看懂了是10首鈴聲的限制。購買需要12.99$。於是我考慮了一下,試下手破解看看。 首先是搜尋,搜尋到一篇部落格http://www.robinlu.com/blog/archives/92 接著就基本依葫蘆畫瓢了,但也有一點內容分享一下。 開啟Ringtones,讓它彈出要求購買的介面,用進程管理器查看PID,然後gdb掛上去,用bt (g
以前遠程登入時無意中看到一個很可笑的中文提示,我以為是微軟的疏漏,今天居然看到另一個,呵呵,現在我開始覺得微軟做Windows中文版是先用翻譯軟體再人工修正的了。 這兩處附上給大家看看。 首先,開啟你的英文windows,在cmd裡輸入query user 如果你有其他使用者是斷開狀態,那顯示STATE是Disc,這很正常,Disconnected的簡寫,現在你開啟中文windows再輸入這個命令,我暈,狀態是“唱片”,這誰翻譯的! 然後,在英文windows xp/2003(2000
做軟體,我的新嘗試,不按軟體工程的流程來,先需求分析,在概要、詳細設計,然後寫代碼。另一種模式:先寫代碼,核心痛點攻破幾個,碰到了很多問題,很不順,於是又回頭,開始需求分析,關鍵技術實現有點思路了,但是做的項目可能要重來了呦,這種模式相對瀑布模型的優點知道了一些技術實現細節;缺點是對需求不瞭解,項目開發很困惑。如果在回頭按照瀑布模型在開發一遍,在需求分析階段可已附加上技術實現細節,兩相結合優缺互補。
原文地址::http://www.analogcn.com/Article/wz3/201112/20111207164354.html 一、弄清DSP相關資源的來源及熟讀手冊 一般主要來源於DSP晶片廠商的官方網站,雖然現在的DSP晶片廠商都提供了中文的官方網站瀏覽,但我建議還是上英文的網站,其一,有些資源在中文網站上沒有(關於這點,我個人認為可能是中文這邊的資源未及時上傳), 其二,一般資料很少有中文版,中文和英文版網站上下載的其實是同一個版本;再就是,要熟悉DSP晶片廠商的官方網站,開
目前國內出版的軟體測試方面的書,深入講解編寫軟體測試案例方法的很少,而且大多數方法都是很理論的描述。另外,最大的問題是把測試案例的確定輸入資料的方法說成是測試案例的設計方法。例如,關於測試案例設計方法,最常用的說法是:等價類別,邊界值,因果圖等。實際上這些只是軟體測試案例設計中如何確定測試輸入資料,對於對話方塊中的資料控制項輸入值有效。如果把確定輸入資料的方法,描述成測試案例的方法,那麼,這樣設計出來的測使用例就很有局限性。實際上,編寫測試案例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編寫測試案例輸入資料,第二是編
原始出處:本地化世界網http://www.giltworld.com1. 引言 軟體測試成為最近 IT 行業的“香餑餑”,引得很多人對軟體測試躍躍欲試。可是軟體測試的門檻並不低,對於沒有軟體測試經驗的新人而言,如何儘快轉入測試工作中去呢? 瞭解軟體測試都做些什麼,具體過程是怎麼進行的,可以有助於對軟體測試進行初步瞭解,儘快進入測試工作角色。但是關於軟體測試的工作流程,各種現有書籍和文章往往都描述的非常複雜,充斥著不少測試術語,使測試初學者望而生畏。
我最近創作的“與大學生談軟體外包”系列專題已經完成了7篇文章,這是對軟體外包的全景式概括,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來自軟體外包企業一線的真實資訊,對於準備從事軟軟體外包的網友也具有參考意義。歡迎大家閱讀,並且發表意見。由於篇幅較長,我帖出了這組專題文章的連結:http://bbs.sqstudy.org的“全球軟體工程“ → “軟體外包研究“欄目下。 與大學生談軟體外包[0] - 開場白 與大學生談軟體外包 [1] - 什麼是軟體外包 與大學生談軟體外包 [2] - 軟體為什麼要外包
對於剛進入軟體測試工作崗位的新人,如何快速、健康的在職業道路上成長,我談幾點看法,歡迎大家討論、拍磚。(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軟體測試工作,通常是比較枯燥的,如果沒有興趣很難做到持久。我最近參與了一個軟體測試專案,在測試團隊中,有三位是在校學生,他們以兼職的身份到公司上班,他們都是軟體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礎都不錯。但是,只有其中一位表現最突出,因為他很珍惜這份社會實踐的工作機會,做事認真,找出了很多高優先順序的Bug。另兩位同學,在參加項目不到1個月後就以各種理由退出了。在我與他們的交
作者:崔啟亮 原始出處:“中國本地化網www.giltworld.com”軟體功能特徵測試是國際化軟體測試最先開始並且貫穿於整個軟體開發過程的測試類型,目的是從軟體的各個側面進行品質保證,確保軟體的特徵功能符合軟體的設計需求和功能規格說明。在執行特徵功能測試前,應該對國際化軟體提供的軟體特徵功能以及這些功能的重要性進行風險分析,以便確定測試過程中的測試成本。1、測試輸入國際化軟體的特徵功能測試的輸入內容包括: 軟體功能規格說明; 軟體需求; 軟體的效能目標; 軟體的布署情境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對軟體品質的重視和對軟體專業人才的需求,取得軟體測試技能認證認證將有助於職業生涯的提升,也是進入國際軟體公司從事軟體測試工作的敲門磚。越來越多招聘公司都把擁有軟體測試認證認證的候選人作為優先錄取的對象。擁有測試認證認證,成為國際知名公司軟體測試職業通行證。 根據QAI的統計,85%的測試認證認證獲得者認為工作起來更加充滿自信;13%的通過者從公司獲得了最高$2500的一次性獎金;12%的通過者立即獲得了平均10%的漲薪。18個月後, 27%
問題:敏捷式軟體開發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精彩問答問:敏捷開發如何融入到現在在推行的CMMI中?
書評:對於湧的《軟體效能測試與Load
Author:袁琳MSN:testwin@sohu.com 近來,有不少剛剛從事軟體測試工作的朋友通過MSN和Email等方式向我諮詢,希望可以從我這裡得到一些協助,希望我能夠介紹一些軟體測試方面的入門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