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5
網上十大駭客軟體大曝光Internet網上的駭客網站多如牛毛,駭客軟體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黑。筆者現將這些駭客軟體分門別類地曝一曝光,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防患於未然。 一、古老的WinNuke 平台:Windows 95(包括OSR2版) 原理:利用Windows 95系統的漏洞,通過TCP/IP協議向遠程機器發送一段資訊,導致一個OOB錯誤,使之崩潰。 現象:電腦螢幕上出現一個藍底白字的提示:“系統出現異常錯誤”,按ESC鍵後又回到原來的狀態,或者死機。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關於軟體專案經理與架構師的區別,來自於 Rational Edge的一句話很形象: “在電影製作術語中,軟體專案經理被稱作製作人,因為他們決定需要做什麼事情。而軟體構架師就是導演,他來決定所作的事情是否正確,並且他要保證產品符合投資人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專案經理可以不懂技術,負責項目的宏觀計劃、組織和控制,要求需要很好的領導才能、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承擔壓力的能力和應變能力。那軟體構架師呢?是不是需要擁有很精深的技術?除了技術外其他方面的能力是否就不那麼重要?顯然不是。 1、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順時針軟體RComponent studio 列表1RComponent.WinForm.NET介面控制項套件2RComponent.Data.NET ORM資料庫控制項3Rcomponent.Instrument儀器儀錶控制項源碼4Rcomponent.Net.NET通訊控制項5RComponent.RTDesign.NET表單設計控制項6RComponent.SwingJava Swing控制項7順時針寫作軟體順時針寫作軟體,小說創作,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本篇為《如何有效實現軟體的需求管理》第三篇,(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第六篇,第七篇,第八篇)】 我們先看下面一個簡單的軟體開發中的流程圖,大家可以看到需求階段主要是由這麼幾個階段組成,按照先後順序就是主要就是:擷取使用者需求(要做些什麼)-->策劃工作(怎麼去做)-->評審(能不能做、做得好不好)-->開發(開始做/讓誰去做),咱們的需求管理,其實也就是關注這些階段的管理了,下面部分的篇幅會對這幾個階段做一些介紹,當然技術和管理方面都會涉及一點。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時下有非常多時髦的名詞,嵌入式工程師,3G開發工程師,ANDROID開發工程師等等。這些名詞我想十有八九是一些培訓機構發明的。不是說培訓機構不好,培訓機構針對市場的要求提出一個名詞,然後有針對性的開相應的課程沒有啥不對。但是我知道,大家,尤其是想進入軟體開發這張門而尚未進入的新手,很容易被一些花哨的名詞給搞混。在這裡我給大家說說我個人的看法。首談嵌入式了:其實剝掉外面這層華麗的衣服,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嵌入式其實是從單片機發展過來的。早些年,甚至我現在有一些朋友也在從事著單片機的開發。那他們這幫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1:單一職責原則(SRP):一個優良的系統設計,強調模組間保持低耦合、高內聚的關係,在物件導向設計中這條規則同樣適用,所以物件導向的第一個設計原則就是:單一職責原則(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單一職責,強調的是職責的分離,在某種程度上對職責的理解,構成了不同類之間耦合關係的設計關鍵,因此單一職責原則或多或少成為設計過程中一個必須考慮的基礎性原則。 關於單一職責原則,其核心的思想是: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http://hi.baidu.com/woaichawenxian/blog/item/a026d0c901fff32b5982dd90.html網上有關Endnote軟體使用教程很多,但最好的還是中國科技大學羅昭鋒老師的。我把他們的初級、進階教程和最新X5版教程,放在一起做了個壓縮包,另外還有他們的《文獻管理與文獻資訊分析》課程講義,學過這四個之後,必成高手無疑。另外還提供了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和浙江大學的Endnote軟體使用教程,供大家參考。看過這些資料之後,無需再花時間看別的了。中國科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附:模型用來表示一個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模型可以是物理實體、圖形、數學運算式或一段標題文字。好處:是形成一種具體的印象,有助於瞭解過程的實質。工作模型:就是對一個事物完成一次工作的描述、工作流程、步驟 1.7.1 什麼是模型?模型(Model)就是一個系統的抽象表現(Abstract representation)。由於一個真實的系統可能太龐大,也可能含有許多細節,常常超過人類智力可能認知的範圍,所以人們必須從系統中“抽”離出重要的“現象”(Essential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做IT獵頭也有一段光景,看過無數簡曆,可謂是儀態萬千,各領風騷,有的看起來頭大,有的改起來吐血,有的直接使人崩潰.... 有些是那種在簡曆中寫的一大段描述性的文字, 讓HR或者獵頭拿到這樣的簡曆,如何有心情去閱讀其中風景? 如何去瞭解你?即便你是個汗血寶馬,再好的伯樂恐怕也沒法看到你奔騰的姿態了。 有的是那種簡單的寥寥幾筆的,沒有重點,沒有層次,除非你有個特別好的背景公司,一下就刺激了面試官的神經,否則即使投過去,肯定是石沉大海。 還有一種,自己的經曆寫的不多,反倒寫了太多廢話,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來自網路如果你裝了殺毒軟體,比如我裝的 McAfee VirusScan。他們預設就阻滯程式發送郵件,甚至包括WEB程式,也會阻滯。而我以前只碰到過這個殺毒軟體阻滯Windows程式,今天竟然發現WEB程式也阻滯了。你用程式發送郵件時候,可能會收到 "無法串連到遠程伺服器" 、"您的主機中的軟體放棄了一個已建立的串連。"的異常。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讓殺毒軟體放棄對這個程式的限制,以McAfee VirusScan為例,就是要把你的程式名放到例外名單中。如: 如果我們WEB 程式是在 VS2005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一般的適用於S40的JAVA軟體都可以裝在諾基亞3110c上,包括遊戲,電子書,應用軟體 什麼是JAVA軟體呢?Java是由Sun微系統公司所發展出來的程式語言,它本身是一種對象導向(Object-Oriented)的程式語言。JAVA目前在手機上應用最多的就是JAVA遊戲。 Java也號稱是能跨平台使用的語言,這主要是因為Java本身被編譯之後,並不是直接產生可執行檔碼,而是產生一種中間碼叫作 ByteCode,這種碼必需在透過 Java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我們的課程分為三個階段。 一、 第一階段: "勿在浮沙築高台"。在初級階段我們有的放矢地給學員教授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在以後的階段中,學員會發現後面的知識其實就是第一階段知識的變化和利用,所以非常重要,不可不學。 1. 電腦基礎(8學時) 2. C語言程式設計(56學時) 3. 階段項目(24學時) 4. C++語言程式設計(48學時) 5. 資料結構(40學時) 6. 階段項目(48學時) 7. 考試和講解(4學時) 二、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1引言... 21.1編寫目的... 21.2背景... 21.3定義... 21.4參考資料... 22任務概述... 22.1目標... 22.2使用者的特點... 32.3假定和約束... 33需求規定... 33.1對功能的規定... 33.2對效能的規定... 33.2.1精度... 33.2.2時間特性要求... 33.2.3靈活性... 43.3輸人輸出要求... 43.4資料管理能力要求... 43.5故障處理要求... 43.6其他專門要求... 54運行環境規定... 54.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先聲明本文來自互聯很多手機同時只能開啟一個jar程式,給我們的使用造成了很多麻煩 現在告訴大家一個好辦法 用multime來合并jar的軟體,這樣同時可以開啟多個java軟體啦 注意合成的軟體總大小一般不能 大於1024k 要不手機打不開的 解壓開下載包,我們會看見一個exe和另一個檔案夾(圖片上有點小錯誤,multime的版本應該是0.0.11的) 必須先安裝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基本介紹 廣義上對測試有著三個傳統的稱呼:alpha(α)、beta(β)和gamma(γ),用來標識測試的階段與範圍。alpha 指的是內測,即現在說的 CB,即Team Dev自我裝載的版本或者有限使用者的體驗測試版本。beta 指的是公測,即針對所有使用者公開的測試版本。而做過一些修改,成為正式發布的候選版本時(現在叫做 RC - Release Candidate),叫做 gamma。由於大部分人看到的版本已經是公眾測試版本,所以通常都帶有 beta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我們公司一直是做軟體產品的,這個產品在市場上也做了有10多年了。那麼必定在產品的版本上就要有很好的控制才行。 作為一個不是很大的軟體企業來說,當然不能像微軟的Windows或者是Apple的Mac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1.“物件導向”比你想象的要難得多也許只有我有這種想法,不過我曾經以為電腦科學課上學過的“物件導向”是很簡單的東西。我的意思是,建立一些類來類比現實世界能有多難啊?其實,那還真是挺難的。十年之後,我仍然在學習如何合理地建模。我後悔以前我沒有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物件導向和設計模式。優秀的建模技術對於每一個Team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本篇為《如何有效實現軟體的需求管理》第四篇,(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第六篇,第七篇,第八篇)】 第二階段:需求分析與設計(怎麼去做) 既然需求已經擷取了,也就是說客戶已經跟我們說了要做什麼或者我們自己想出來的一些需要做的功能,好了,那現在就真正開始進入需求管理階段了。 首先就是需求分析階段了,所謂的需求分析,簡單點來說就是把擷取的需求分析一下,看看是否真的是客戶所想的,看看是否是我們產品能做的。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摘自電腦世界報 要想真正保證軟體項目如期完成,不僅取決於開發人員,更取決於測試人員。 專案經理經常犯的錯誤之一,是以為只要僱用軟體工程師就行,其他的人都不必要,或是讓軟體工程師占整個團隊很高的比例。他們也許認為開發人員越多,寫出來的程式也越多,這是錯誤的概念。項目的目的是為了完成軟體,而不是完成更多的程式碼。在Team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我們知道開發人員與測試人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冤家對頭,因為開發總是認為我做的產品是完美無缺的,沒有Bug的,但是測試總是想方設法給你挑刺,因而產生了“矛盾”。很多公司對開發的績效評估裡就有一條是每千行代碼產生的Bug量,當然是越少越好了,但是對於測試的績效評估也有一條平均每天提交的Bug量,所以表明上看起來這種矛盾真的是無法避免的,因為大家都要“混飯”吃的。 但是大家其實心裡都很清楚,一個產品不可能沒有Bug的,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總是會有Bug存在,不然微軟也不會這樣經常發布補丁了,連微軟這